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童钰哲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林洁)7月29日启泰网,广州开发区举行“优化营商环境·政务服务直通车园区行”(第二期)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专场活动,解读《广州开发区管委会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开发区(黄埔区)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生物医药3.0”政策)。
“生物医药3.0”政策包括加速科技创新突破、加快药械成果转化、优化临床服务配套、鼓励产品推广应用、加强产业生态培育、强化人才资源支撑六大板块,为产业提供全流程、全链条扶持。其中,创新药临床研发费用最高按20%、30%、50%资助,每年最高资助1亿元;加快药械成果转化,创新医疗器械证每年最高扶持1000万元,“岭南名方”转让转化最高资助100万元;推荐进入省市区创新药械产品目录启泰网,鼓励在医疗机构推广应用,每年支持总额最高达2000万元。
该政策还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启泰网,针对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特点,单设支持条款,提高临床试验补贴额度;支持生物制造,对生物原料药和生物药用辅料、“三新食品”(新食品原料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)给予资助。
今年以来,广州开发区以“新质生产力30条”为统领,覆盖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15个重点产业,配套人才、科技、金融等五大要素支撑,加速系列“政策包”落地。目前已有约4800家生物医药企业扎根广州开发区,覆盖产业链上下游,相比2017年增长了3.8倍,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已达到2400亿元。
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吴洋表示,过去企业服务往往是“有什么给什么”,现在则是企业“需要什么给什么”,这种转变让企业愿意留下来。相较2017年,该区生物医药领域规上工业企业已经从40家增长到146家。
受益于“一岛多园”政策,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全域协同发展新阶段。目前,该区已构建“科技研发在生物岛、成果转化在科学城、生产制造在知识城”的空间分布,而“一岛多园”政策实现了平台间的有机串联。广州国际生物岛管委会副主任梅花介绍,生物岛计划进一步扩容升级,做强广州生物医药核心引擎,打造成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核心高地。
此次活动设置营商环境生物医药主题“益企谈”环节,开设咨询服务专区、政务服务专区以及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产品展示区。广州开发区通过提供“一对一”政策辅导、人才落户、税务优惠等指导,展示区域产业创新活力,加快实施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启泰网
联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